行業觀察:健康產業前景廣闊藥企轉型湧入直銷業
- 编辑:5moban.com - 18來源:綜合中睿醫藥商學院、前瞻產業研究院⠠ 隨著需求的日益增長,保健品市場潛力越來越大。有數據指出,2017年,我國營養與保健食品產值將超過1萬億元,年均增長20%。5月24日,商務部公布北京同仁堂獲牌申明,藥企進軍直銷再次引起行業內關注。近幾年,隨著商務部對直銷牌照放牌速度加快,申牌成功的藥企越來越多。
大健康產業的機遇
當前,健康觀念和服務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相關政策逐漸落地實施,“大健康”產業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未來將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大健康產業是最近二三十年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逐步興起的,目前在發達國家GDP的比重均超過10%;而在中國的發展尚不足十年,且占比不超過5%,還處在萌芽階段,未來大有可為。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已有3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總規模可超過8萬億,潛力驚人。
藥企持續湧入直銷行業
2016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促進中醫藥發展的5大措施,醫藥產業開始備受各界關注。這讓很多醫藥企業特別是以中藥成分原料為主的一些醫藥企業看到了希望。同時,伴隨著社會各界人士對直銷行業的看好,很多醫藥類的企業開始紛紛將目光瞄準了直銷行業。
實際上,早在2013年,藥企就一直和直銷相伴相隨。2013年底,理想科技、康美藥業和香雪製藥旗下的九極生物三家藥企獲得了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加上之前金士力佳友、廣東康力、哈藥集團、廈門金日四家醫藥企業,已有7家藥企涉足直銷。2014年,“藥企+直銷”經營模式的隊伍不斷壯大,申請直銷牌照的聲明,表明自己進軍、分羹直銷產業意願的藥企逐漸增多。2015年,就有衛康生物等企業就已獲得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
今年6月和8月,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係統先後兩次公布了44家被受理申牌企業的名單。
44家公示企業中,有多家企業是藥企或與藥業有關。在藥業轉型和大健康產業大爆發的時代,近年來,傳統藥企進軍直銷的步伐非但沒有停止,還愈演愈烈。從本次公示的結果來看,傳統藥企進軍直銷還在發酵。這些科研、生產和產品實力雄厚的藥企湧入直銷,未來必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新產品和新的健康理念。
藥企轉型直銷行業優勢盡顯
據了解,大部分藥企的直銷產品多為化妝品和保健品,如永春堂的直銷產品為化妝品、保健食品和日用品;東阿阿膠和衛康的直銷產品僅為保健食品;福瑞達則為化妝品和保健食品。雖然藥企的主營產業是醫藥類產品,而該類產品不屬於直銷產品範圍中的五大類,但是大型藥企都具有較強的生產技術和研發實力,這些技術層麵的優勢足以支持其對保健食品、化妝品、洗護用品等類產品的開發,利用這種優勢,不斷推出適合消費者需要的、優質的新產品,將會給醫藥直銷企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除此之外,藥企轉型直銷行業還具有其它方麵的優勢。
首先,品牌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醫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擴大,2016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工業整體增速4.6個百分點,位居工業全行業前列。中藥企業因此塑造了可信賴的形象,使中藥企業的衍生品更易獲得消費者認可,品牌效應深入人心。
其次,產品質量優勢。藥企具備研發及質量優勢。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在完善的研發體係和質量控製下,中藥企業從藥品到食品的跨越幾乎不存在技術壁壘,且可以從草本或動物體中提取有益成分,放大中藥衍生品在日化品、保健品或其他市場上的發展空間。
最後,廣告營銷優勢。進入大健康領域,藥企便可采取變相廣告的方式,通過大健康產品的廣告宣傳,進而推廣品牌和推銷企業。
目前來看,轉型成功的藥企一般具備四大共性。其一,前期調研必不可少;其二,充足的現金流支撐,做好持久戰準備;其三,產品研發、定位要專注,潛在市場要大;其四,擁有一支強大的營銷隊伍。
根據上述共性,未來藥企要涉足直銷行業,必須注重以上幾點。